埋设层上层为混凝土时,等待时间因混凝土形态而异,机械强度越高的混凝土需要等待时间越长。新铺设的混凝土和铺设很久的混凝土等待的时间相差很大,因为新铺设的混凝土透气性很好,气体很容易透过它而被检测到,而铺设很久的混凝土结构中充满了泥土,透气性很差,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得多,一般需要等待24h以上才能有足够量的气体渗透到地面。地面的干湿程度也影响着透气性。因此,在检测时不防现场钻几个孔,透过混凝土层或沥青层先取得经验,这样有助于提高检测泄漏的效率和取得满意的结果。
阀栓跌间法是用听漏棒或电子放大听漏仪直接在管道暴露点(如消火检、阀门及暴露的管道等)听测由漏水点产生的漏水声,从而确定漏水管道,缩小漏水检测范围。金属管道漏水声频率一般在300~2500Hz之间,而非金属管道漏水声频率在100~700Hz之间。听测点距漏水点位置越近,听测到漏水声越大;反之,越小。
当通过预定位方法确定漏水管段后,用电子放大听漏仪在地面听测地下管道的漏水点,并进行定位。听测方式为沿着漏水管道走向以一定间距逐点听测比较,当地面拾音器靠近漏水点时,听测到的漏水声越强,在漏水点在上方达到较大。
拾音器放置间距与管道材质有关,一般说来,金属管道间距为1~2米,而非金属管道为0.5~1米,水泥路面间距为1~2米,土路面为0.5米。
探地雷达法:利用电磁波扫描地下状态,从反射信号观察地下物体状态分布,如能做到一目了然,当然既清楚又准确。但是,由于地下介质与空气不同,分层杂乱性大,对电磁波穿透程度有限,特别是在水管周围已有积水,喷口朝下,更不易看清,加之目前这类仪器价格昂贵,尚未达到普遍使用阶段。
管道产生漏水的原因
1、管道在地面车载、土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房屋基础的沉降,管体受到了额外的应力,造成接头松动漏水、管体局部开裂漏水和管道遭剪切整体断裂漏水;
2、埋地管道遭到严重腐蚀,管壁变薄产生漏水;
3、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在工程验收时,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验收,遗留下的质量问题,为日后产生漏水留下了隐患;
水管安装部位推荐
水管走顶部:
1、走管墙砖部位有阴湿现象或有水渗出 ;
2、顶篷上出现阴湿现象或有水滴下。
水管走地下:
1、踢脚线或者木地板发黑及表面出现细泡;
2、墙漆表面发霉出泡。 其实建议大家水管走顶较安全。主要是水路改造大部分走暗管,而水的特性是水往低处流。
听漏棒的操作方法可以说简单至极,但是能准确判断问题所在却是要考、靠时间经验的积累:如城市水网管道听漏检测法就是把听漏棒的细尖的一端放在管道暴露的地方,听筒贴在耳朵上,仔细侦听,可以辨别听测点附近的管道是否漏水,如果有“嘶嘶”声,说明水管可能漏水了,一般的经验是:假如说漏洞很小,它就是“嘶嘶”的声音,如果大的话就“轰轰”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甚至可以根据漏水声音频率的高低判断漏水点在多少米范围之内。
管道测漏仪:目前主要用的是漏水检测仪,测漏仪,或者说叫压力管道测漏仪。其原理是 “管道内流水在压力作用下从漏点喷出时冲击内壁产生的噪声沿管道传播,或沿埋层介质传播到地面,通过传感器放大漏水噪声确定漏水点”。用检测仪器的传感器在管道路面上方进行检测,达到找到漏点的目的。
对管道打压后,根据时间长短看是否掉压,掉压的话就能够确定管道有漏水嫌疑。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
①一般漏水都是该屋楼下住户先发现,可以观察楼下漏水速度,正常情况下楼上的掉压速度和楼下漏水速度是成正比的,如果楼上管道掉压速度很慢,而楼下的漏水很大,那就说明不是楼上保压的水管漏水,而是其他原因导致。
②打压检测时,先用打压器进行水压检测,观察管道是否漏水,确定管道漏水后再换气压,然后用测漏仪进行检测。